三、安德洛尼库斯二世的退位及其孙的统治(1328~1341A.D.)

现在让我们来说明仓促拟定的密谋所带来的毁灭性祸害,以及这些主角最后遭遇的景况。(我一直在参考格列戈拉斯的《年代记》,他对这个工作非常坚持,真是令人印象深刻。这份年表可以证明坎塔库泽努斯记错采取行动的日期,原文发生谬误也可能是因为抄写者的无知和大意。)安德洛尼库斯二世的晚年在内部的斗争中消耗殆尽,一再引起的战争和签订的协议,使他的权力和声誉在慢慢衰退,直到一个决定命运的夜晚,城市和皇宫的门户全部敞开,已经无法阻挡他的孙儿长驱直入。负责防务的将领对于危险的警告一向带着藐视的态度,根本不知大难临头,把部队撤下来休息。虚弱的国君遭到抛弃以后只有几位教士和随从陪同,在恐惧之中度过无法入眠的长夜。充满敌意的喊叫很快让人感到惊恐,向公众宣布年轻的安德洛尼库斯三世的头衔和胜利。年迈的皇帝趴俯在圣母玛利亚的画像前面,送出一封乞求的信函,只要征服者饶他性命,愿意放弃帝位。孙儿的答复非常合乎情理而且表现出孝心,在他朋友的一再坚持之下,年轻的安德洛尼库斯唯一的要求是掌握政权。年迈的祖父仍然享有太上皇的称号和最崇高的地位,居住在规模最宏伟的宫殿中,每年的用度是2.4万枚金币,一半由国库支应,另外一半来自君士坦丁堡的渔业收入。

但是等到他丧失权力以后,很快受到蔑视被人遗忘。皇宫陷入无边的沉寂之中,只有邻近的牲口和家禽丝毫不感畏惧,大摇大摆地穿过落寞的庭院。津贴减到1万枚金币(我尽力想要调和这两种说法,坎塔库泽努斯提到2.4万枚金币,格列哥拉斯说是1万枚。对于老皇帝所处的困境,前者是要缓和而后者加以夸大。),不管对方答应多少,他也只能抱着希望而已。他的视力逐渐丧失,为他的灾难带来更多的痛苦,监禁所受到的限制也日益严苛,趁着他的孙儿不在朝中和患病,无情的看守人威胁要立即将他处死,逼他用紫袍去换寺院的服装和修道的生活(公元1328年5月24日)。“僧人”安东尼看破红尘的繁华,然而他在冬季还是有粗糙的皮毛衣服御寒。他的悔罪要禁绝饮用酒类,而医生以患病为理由不让他喝水,他只有把埃及的清凉果汁作为饮料。前任的皇帝即使想花三四块钱去满足这种简单的需要,也不一定能够办得到。要是他期望能借些黄金去帮助朋友,解决他们遭到痛苦不堪的灾难,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真是极其可敬。逊位以后过了4年,安德洛尼库斯二世或安东尼以74岁的高龄,在修道院的小室内逝世(公元1332年2月13日),最后获得奉承之辞,说他虽然在世间一事无成,却能在天堂接受荣誉的冠冕。(恩主的幸运和成功使历史学家尝到甜头,当然也要分享败退的霉气,与老皇帝的友谊只会“等着上绞架或进修道院的斗室”,不会仅仅被指责“行为像娼妓和守财奴那样无耻”而只受到很轻微的发落。)

安德洛尼库斯三世的统治(公元1328年5月24日—1341年6月15日)并不见得比他的祖父更为光荣或者运道更佳。他用尽心血夺取野心勃勃的成果,但能享用的时间何其短暂而滋味又何其苦涩。他登上权势的顶峰以后,丧失早期仅存的人望,性格的缺陷使得全世界注目。他受到公众的指责,不得不御驾亲征去迎战土耳其人,他的勇气还经得起时间的考验,但是会战的败北和个人的负伤,是亚洲的远征行动仅能获得的战利品,也是奥斯曼君主国能够稳固建立的保证。文职政府的弊病和陋习已经到达触目惊心的地步,他对惯例和形式的忽略,以及混淆民族的服装,令希腊人深感悲痛,认为是帝国沦亡最明显的征兆。安德洛尼库斯三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苍老得多,年轻时生活不检点使得他的身体更加容易虚弱,虽然患了一次重病能够复原,可能是自行的痊愈、医生的治疗或圣母的保佑,但还是在45岁的盛年被死神攫走。

他曾经结过两次婚,拉丁人在武器和艺术方面的进步,使得拜占庭宫廷在这两方面无法保持偏见,他的两个妻子是从日耳曼和意大利的皇室中选出的。头一位是不伦瑞克公爵的女儿,她的名字在家中被称作阿格尼斯,到了希腊则被称为艾琳。她的父亲(阿格尼斯或艾琳是“奇妙”亨利公爵的女儿,亨利是不伦瑞克家族的族长。要是从著名的“狮王”亨利,也就是萨克森和巴伐利亚的公爵、波罗的海海岸的斯拉夫人征服者算起,他是第四代。阿格尼斯的兄弟亨利绰号“希腊人”,这个绰号得自两次到东部的旅行,但是都在他的姐妹结婚以后。我不知道怎么会在日耳曼的腹地,为皇帝找到阿格尼斯这样的对象,然后推荐到拜占庭宫廷。)是日耳曼北部贫穷而又落后地区(《布兰登堡回忆录》的作者有皇室的身份,他让我们知道,就是在当前这个时期,日耳曼的北部还是难逃贫穷和野蛮的恶名。公元1306年在吕纳堡的森林,有些维尼德人的部落尚未开化,允许活埋残疾和无用的双亲。)一位处境不佳的领主(“奇妙”亨利是格鲁本哈根这一旁支家族的始祖,灭绝在1596年。他居住在沃尔芬比特尔的城堡,据有不伦瑞克和吕纳堡不到六分之一的产业,这些产业并非负有义务的领地,那是圭多夫家族为了得到救助,就把最大的采邑当成被充公的财产送给他们。日耳曼的贵族世家之所以没落,是因为兄弟瓜分家产,一直要等到这个公正但产生遗害的法律,慢慢为长子继承权所取代。格鲁本哈根公国位于树丛密布的山地,面积广阔但是土地贫瘠,是黑希尼亚大森林最后剩余的部分。),然而能从银矿获得相当的岁入。(塔西佗断言日耳曼缺乏贵金属,这种说法有其局限性。到1016年,格鲁本哈根和上哈尔茨发现银矿,14世纪初期开始生产,不伦瑞克家族目前仍旧得到很大的收入。)希腊人对他的家世赞誉有加,认为是年代古老和名声显赫的条顿贵族。(坎塔库泽努斯提出非常有利的证言,对这个家族的赞扬并非过誉之词,英国人听到会感到欣慰。)这位没有生育子女的公主过世以后,安德洛尼库斯三世娶珍妮为妻,她是萨伏伊伯爵的姐妹。(安妮或珍妮是伟大的阿梅德4个女儿之一,她们都是第2次婚姻所出,是爱德华同父异母的妹妹,爱德华继承他的父亲成为萨伏伊伯爵。)伯爵认为皇帝的求婚比起法兰西国王要更胜一筹,(如果确有其事,法兰西国王就是“美男子”查理,他在5年(1321~1326A.D.)内娶了3个妻子。萨伏伊的安妮在公元1326年2月抵达君士坦丁堡。)以他的姐妹享有罗马皇后的权势为荣。她的随从行列包括骑士和贵妇,在圣索菲亚大教堂举行重新皈依和加冕大典,使用正教常用的称呼改名为安妮。婚礼的盛大节庆上举办各种活动,希腊人和意大利人用执矛冲刺和马上比武,表现尚武的精神和作战的技巧。